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  加入會員

微波消融(MWA)

首頁 > 尖端治療 > 熱之卷 > 微波消融(MWA)

原理

  說穿了,醫療用的微波就是微波爐的微波,其實是一樣的原理。只不過微波消融將微波能量導入腫瘤來熱殺癌細胞,感覺較高尚,而微波爐是用來對著爐內熱剩菜的,感覺是家庭主婦用的。微波消融在肝腫瘤治療上至少已發展30年,早期自日本引進後用在內視鏡或手術中止血之用,速度快,溫度高,短時間就將局部燒焦止血,可惜一旦探針周圍燒焦,能量便難以繼續往外傳遞,治療範圍不會再擴大,僅維持約一兩公分大小,故很快就因為不實用而乏人問津,然而近年由於技術的改良,水冷式器械的發達以及多刀頭探針概念的引進,使得微波消融的能耐一日千里,治療範圍大過射頻消融所能,同時由於治療溫度較高,往往可超過攝氏百度,所以身體內低溫區如血管周邊對微波消融效果影響不大,可治療較完全,這使得微波鹹魚翻身,近年來逐漸佔一席之地。在中國大陸,由於微波器具治療產業發達,微波在腫瘤治療的角色幾乎可和射頻消融分庭抗禮。


  微波消融一樣運用探針插入腫瘤區域來進行治療,探針一般較射頻針粗一些,所導入之微波能量為一種高頻率電磁波,其頻率介於900MHz到10GHz之間,常用的頻率為915MHz以及2.45GHz兩種。微波籠罩範圍中的極性分子,主要為組織中的水分子,會以每秒20-50億次高速震動,分子摩擦產生高溫,而造成局部凝固性壞死。而新一代的機型,也跟射頻消融主機一樣,具有即時監控針尖溫度的能力,以避免高熱的風險,也可適時調節能量輸出來擴大消融範圍。

MWA優點

  RFA的優點也幾乎都是MWA的優點,而MWA在相同治療範圍內能夠累積較大的能量密度,所以一般能做得更快,更大,達成溫度更高,也有專家認為能燒得更”完整”(more complete)。


  所以當面對腫瘤長在肺臟,腎臟,血管周邊等所謂低溫區域,此時醫生常會考慮請出微波器械來確保消融效果更完美,更無殘留癌細胞。另外,微波不需要貼片,本身微波天線探針即能完成電流回路,所以減少了貼片的花費及潛在貼片燙傷風險。

MWA限制

  達成溫度太高,威力太大其實是兩面刃,殺起腫瘤來固然虎虎生風,微波燒起自身組織來也是不會留情的。所以如果沒有精密的監控治療過程,小心地運用火力,微波有時會造成消融範圍過大,周邊血管損傷之類RFA不易出現的併發症。針孔周圍的皮膚被過熱的微波導針燙傷也偶有所聞。此外,價格是微波消融的另一罩門,平均來說,微波消融的器材會比一般的射頻消融貴,往往至少在一倍以上,同時目前無健保給付,這也限制了它在臨床上的使用機會


  如同RFA一樣,對於懷孕病患以及植入心臟節律器之病患,微波消融也盡量不建議使用。會造成病人術後併發症風險提高的特殊狀況,如大量腹水或進行過膽道腸道吻合手術等,跟射頻消融一樣,一般也不建議使用。

使用時機

  • 肝臟,腎臟,肺臟惡性腫瘤較常被使用,國外也有部分專家使用於甲狀腺或是乳房腫瘤治療。
  • 使用方法以及適應腫瘤型態跟RFA幾乎一樣,可經皮或術中使用,可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導引。有些廠牌有設計專門為外科手術中使用的微波探針,不能經皮穿刺使用,不過消融範圍一般更大,近來逐漸為外科醫師接受使用。
  • 微波可提供較快及較大的消融區域,對於大於四公分肝臟腫瘤效果很好,是目前肝腫瘤治療會考慮微波的主要原因。
  • 對於凝血或肝臟功能不佳的病患,治療時危險性大,也建議審慎考慮。

MWA術前注意事項

  • 血液常規,肝腎機能及凝血功能檢查。
  • 電腦斷層導引進行之肝腫瘤病患,有可能在治療前數日必須先進行一次經血管定位拴塞手術,以利定位。超音波導引進行或是其他器官(如肺癌)的病患則不需要。
  • 填寫治療同意書。
  • 局部麻醉病人不必禁食,但不要吃得過飽。全身性麻醉病人需要禁食,通常要進食超過六小時。

MWA術中注意事項

  • 視需要進行局部麻醉,靜脈麻醉或是插管全身麻醉。
  • 視需要決定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導引下進行治療。
  • 可分經皮體外治療,內視鏡下治療,或是傳統手術中治療三種。
  • 術中意識清醒者如有不舒服應當場跟醫護人員反應。

MWA術後注意事項

  • 經皮穿刺治療之病人應平躺或側躺至少六小時以利止血,內視鏡或傳統手術下進行的病人則不需要。
  • 經皮穿刺治療之病人六小時候可以恢復喝水或進食,如果有嘔吐等不適則建議繼續禁食至症狀消失,內視鏡或傳統手術下進行的病人則一醫師指示再開始進食。
  • 部分傷口會有疼痛、滲血,這是正常的現象,若疼痛加劇,請告知病房醫師或護士加以處理,如有針孔周圍稍燙傷者,將依燒傷程度進行護理給藥。
  • 隔日清晨應複查血液常規以及發炎情形,以確定無併發症發生。
  • 經皮穿刺治療之病人如無皮膚併發症,覆蓋在傷口的紗布,24小時後即可拿掉。
  • 後續的追蹤方面,因從超音波看不出治療後的腫瘤死活變化,必須採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之顯影檢查來追蹤,一般治療後一個月會進行第一次檢查,如果發現仍有存活腫瘤,可儘早再次治療,此後建議三到四個月追蹤一次。

風險及併發症

  RFA會出現的併發症如內出血等,微波消融也又可能發生。除此之外,較特別的併發症為消融區周邊組織燒傷,探針插入處或線材接觸皮膚處燙傷,血球破壞,血管拴塞等。


gotop